名师引领促成长 一心一意抓质量
质量是教育之魂、立校之本。开学一月来,市一中紧扣“真抓实干树形象,一心一意抓质量”工作要求不放松,以创新部的成立为契机,优化落实创新部五大创新举措,发挥名师引领作用,注重教师队伍建设,强化细化教学常规管理,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。
创新教学举措 提升教学效率
一、创新教学方式,构建思维课堂
传统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讲到底,教师的教学是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。创新部从一开始就要求“以学生为本”,依据学生的学情开展教学活动,确立“学本教学”方式,摒弃“教本教学”。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,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,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,把教学定义为“教学生学会学习”。课堂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标志,教师对教材的处理,对知识的取舍,对教学内容的组织,对课堂教学线索的设计,对教学手段的运用都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,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、积极思考、大胆质疑,着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质。例如实行语文、英语课前3分钟演讲,其他科课前3分钟背诵展示制。
二、创新学习模式,设立学业导师
创新部实行学业导师制,学科教师担任导师,主要负责学生学科学习中问题的解答和困难的解决,同时也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、心理疏导、学业规划等工作。设立学业导师就是做好培优扶弱工作,按照月考成绩,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,把学生分为两类:一类是学优生,学业导师帮助所导学生制定更高学科目标,比如参加学科竞赛或争取考试学科最高分;另一类是学困生,学业导师帮助所导学生顺利完成当前课程的学习,补齐基础欠账,掌握基本学习方法,养成良好学习习惯。此项工作的着眼点是让优生更优,学困生弱科变强。
三、创新训练模式,坚持滚动纠错
训练在学生学习进程的作用不可低估,知识的巩固就依赖于知识的训练。创新部实行考试跟踪训练制,一次大考试跟进一次小训练,即就是把学生在大考中出现的错题,重新命制一组题目进行检测,检验并巩固纠错的效果。坚持滚动纠错制,周考试题命制实行三七比例,即十分之三的试题来自于学生前面训练(考试)出错的内容,并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,收集典型错题。
四、创新评价机制,实行动态管理
创新部坚持实行周考制,小周进行语数英理化生六科检测,大周进行数学、英语和物理检测。每个教学月安排一次月考,每学期还有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。周清考试由创新部教师自主命题,月考由名校教师专门为创新部命题,期中期末争取与省内名校进行联考,以检测教学效果。
创新部引入竞争机制,实行动态管理:根据大型考试学生成绩及综合表现,择优选拔重新分班,按一定比例实行进出机制。
五、创新管理方式,重视习惯养成
创新部管理理念是:管理就是服务——服务教师,服务学生,服务家长。开学以来,一直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,积极开展“学会微笑、学会问好、学会感恩”的三学会活动,召开学生思想动员会,纪律安全教育会,迎国庆演讲赛,优秀人物报告会等。围绕学习、生活、安全等方面全方位关爱、关心学生,密切联系家长,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。
打造教师队伍 促其专业发展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一所学校能否做到让家长和社会满意,物质条件是次要的,优秀的教师才是关键。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,教师是最宝贵的办学资源。我校青年教师居多,他们的经历和个人素质较高,工作积极性高,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。市一中抓住问题的关键,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不断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,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扎实开展“提师能”活动来打造教师队伍促进其专业成长,引领广大教师用扎实的知识功底、过硬的教学能力、科学的教学方法立足于三尺讲台之上。
一、师徒结对
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,签订了《师徒合同》,对青年教师跟踪辅导,相互听课,进行传、帮、带。每学期一小结,每学年一总结,并在相关会议上交流经验。我校于8月29日下午在二楼会议室举行了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活动,本次师徒结对活动为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,加快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、相互学习、共同发展的平台。
青蓝方签字及拜师仪式
给师傅颁发聘书
师傅代表物理老师宋学智讲话
徒弟代表政治老师郭秀表态发言
二、 开展无锡教师公开课周活动
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,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,我校于2019年9月2日至9月6日开展了2019—2020学年度“无锡教师公开课周”教学活动。特邀请无锡第16批支教教师杨俊生、朱浩天、陈海、顾春年、丁永华、吴云鹏六位教师将其课堂向我校全体教师开放,教师703人次听课。五天时间62节课涵盖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历史、地理六大学科。本次参加授课的六位教师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到位,能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堂生成的效果,能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和要求。这62节课不仅向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无锡教师的教学风采,而且又将最新的无锡教育理念带给我们。此次活动,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向名师学习的机会,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,对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增强教师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我校将以这样的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,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,走内涵发展之路,办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教学思路清晰、注重方法指导的语文教师杨俊生
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入、培养学生解题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数学老师朱浩天
幽默风趣、语言地道娴熟、课堂生成自然灵动的英语教师陈海
教学风格独树一帜、教学中能实时反映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老师顾春年
教学设计思路明晰、站位高、立意深的历史老师丁永华
将知识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地理老师吴云鹏
备课组对无锡教师的公开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
三、创新部教师示范课
为了提升我校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水平,我校开展以创新部名师示范课为特色的系列教学活动,学校每周安排创新部教师上示范课,教师们踊跃听课学习,收获满满。
创新部老师们在授课
王兆平局长深入创新部听课
教师们在创新部教室听课学习
四、校长推门听课为教学“把脉”
开学以来,为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,我校班子成员根据学校课程总体安排,坚持不定时间、不定班级、不定年级,不打招呼,坚持开展推门听课活动,把工作聚焦课堂,随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,采取措施,对症下药,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技能,提高课程教学质量。
青年教师在授课
校领导推门听课
丰富学科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
第一学月,先后有两个学科组,围绕学科特色周这一主题,举办了特色鲜明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的学科特色活动。
语文学科组举办了汉字听写比赛、硬笔书法比赛、古代文化知识竞赛以及名师讲堂活动。这些活动的开展,加深了学生对汉字和汉语文化的理解,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,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,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,让学生在竞赛中领略到了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。
高一语文组开展“汉字听写书写”竞赛活动
高二语文组开展“书法比赛”活动
高三语文组开展“古文化常识竞赛”活动
王波副校长给一等奖获得者颁奖
鲁玮副校长和工会主席王东学给高一高二年级二等奖获得者颁奖
校长助理创新部主任秦智民给高三年级一等奖获得者颁奖
教务处副主任陈虎珍、史小凌、任玉兴给三等奖获得者颁奖
名师讲堂活动中,马忠诚老师做的《文言文课堂教学》专题讲座,高深精妙且极富感染力。马老师提出的“三语”“四推”“五译”,涵盖了文言文教学之精髓, 点破了文言文翻译之要领,其方法和和经验新颖独到,值得借鉴和学习。
语文组教师在聆听、学习中
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核心素养,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神奇和魅力,数学学科组结合学科自身特点,先后分年级开展了高一、高二数学竞赛,邀请高鱼仓老师做了题为《做一道题值多少钱》的励志报告,分年级让学生观看了《数学大迷思》精彩视频。
高一年级学生数学竞赛现场
高二年级数学竞赛活动现场
高老师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,通过计算做一道题值多少钱,告诉同学们:勤奋和努力对于自己的意义,寄语同学们,不要对做题打折,对做题打折,就是对自己的未来和幸福打折。
视频的观看,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浓厚情趣。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不再是抽象的、冰冷的,而是充满美和温度的。
学科特色周的开展,极大地丰富了学科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,创新了教与学的模式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,增进了学科组之间的交流和学习。
本学期,学校按照“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构建高效课堂”的课改思路,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,通过实施高一年级创新部名师示范课、无锡教师公开课、推门听青年教师的课等教学活动,使教师在听中学,学中思,思中悟,取长补短,构建起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,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以学定教、以导促学,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。